厚德 奉献 求精 创新

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医疗动态> 详细
142025-04

【媒体发布】贵阳市公卫中心外三科团队紧急出手,瘫痪患者术后两周重获行走希望!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www.gysggwsjzzx.cn 日期: 2025-04-14 15:48:00 作者:宣传科

【字体大小】 原文

近日,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外三科团队在副主任周波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因骨结核导致急性瘫痪的患者实施急诊脊柱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从入院确诊到手术完成仅数小时,手术全程耗时约4小时,术中出血量仅300ml,术后恢复远超预期。目前患者已实现下肢自主活动,预计一个月内可下地行走。

以为是干活劳累,却突发瘫痪


“我以为是最近做活路太累了,导致的腰酸背痛,哪晓得突然就瘫了!真的感谢周医生他们的帮助,把我救回来了!”谈起这番经历,张先生仍心有余悸。


据悉,今年三月初,42岁的张先生(化名)因胸背疼痛一个月未进行相关治疗,伴随疼痛进行性加重后,入院前3天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入院时,体查其双下肢肌力为0,自肋弓以下丧失知觉,无法坐立,且影像学检查显示,其胸椎上段被结核性脓肿及坏死骨严重压迫,脊髓持续受损。


"每耽误一分钟,神经坏死风险就增加一分。患者能再站起来的可能也就减少一分,对患者家庭是灾难性后果,我们必须为他争取时间。"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外三科副主任周波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脊柱结核手术需2-3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但面对张先生不断恶化的脊髓损伤,他们必须与患者一同与时间赛跑:打破常规的急诊手术决策,进过迅速且严谨的会诊决策后,静脉给予一次抗痨治疗,团队当机立断采用"脊柱前后路联合"急诊手术为张先生进行施救。“我们首先从前路开胸,清除椎体前方脓肿及坏死组织,植入钛网替代部分椎体功能,由于椎体跳跃性骨质破坏,前路固定不牢固,立即行后路手术,通过椎弓根钉棒系统实现脊柱三维稳定,再次行后路减压,双路径手术一次性彻底清除病灶,减压更充分,复发几率更小。


1.png

患者术前X片

2.png

患者胸部CT

3.webp
4.webp

患者胸椎核磁共振

5.png

术后复查的X线


该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身体感知觉有较明显恢复,第5天开始脚趾恢复活动,两周时肌力恢复至3级以上,截至昨日记者在现场目睹,双腿已经可以自主抬放。周波副主任表示,急性脊髓损伤的黄金救治窗口极短,联合入路既能快速减压又确保长期稳定性,这是恢复超预期的关键。预计一个月左右,这位患者就能重新自主行走了。

6.png

本次手术团队的几位医生正在叮嘱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7.webp

左起:罗善鹏,石头,周波,左乐



专家提示:

腰痛≠腰椎劳损 这些信号要警惕

针对近年多发的"腰痛误诊"现象,周主任特别提醒:腰椎结核多以持续性腰痛为主,多伴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结核中毒症状;而腰椎间盘突出典型表现为腿痛腿麻等。一定要注意的是当出现腰痛合并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时,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都需立即就医。  


据统计,我国结核感染人群超2亿,其中5%-10%的肺外结核可累及脊柱。专家强调,骨结核虽发病率低,但致残率高,早期规范治疗可避免灾难性后果。

专家简介

8.png

周波,男,43岁,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痨协会结核病健康促进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贵阳市骨科分会委员、贵阳市康复医学会委员,贵阳市骨科质量委员会委员,贵阳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医学骨外科专业15余年,擅长脊柱结核及其截瘫患者的治疗,抢救脊髓功能,擅长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治,髋、膝关节置换的治疗,术后疗效显著,有效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在国内学术核心杂志发表学术专业文章15篇。

图片


来源:天眼新闻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