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官方网站
厚德 奉献 求精 创新

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医疗动态> 详细
032016-03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姐妹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www.gysggwsjzzx.cn 日期: 2016-03-03 15:41:00 作者: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字体大小】 原文

她们是普通的白衣天使,但是她们遵守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艾滋病病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前方,点亮了一盏明亮的灯光,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和温暖。

她们就是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感染一病房,和艾滋病感染者共同战斗的护理姐妹们。2002年医院建立了艾滋病病房,人们谈“艾”色变,但是罗天琼护士长带领着她的护理团队毅然加入到艾滋病病区,她们承受着亲人朋友不理解甚至畏惧,但是病人们无助、恐惧、焦虑的眼神和职业的荣誉感、使命感让她们不容退缩。有时候她们不但得不到亲人的支持及朋友的尊重,甚至就连工作的同事也会另眼相看。就算是这样,工作在感染一科的护士姐妹们毅然决然的一步步走进了患者心中,成为这个特殊群体值得信赖及依靠的护理人员。在感染一科刘水清主任的带领下全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参加艾滋病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爱艾滋病病人,不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艾滋病防治受到全社会大众关注,艾滋病患者逐渐被理解关爱,《贵阳日报》对罗天琼护士长也进行了专题采访。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记者眼中罗天琼护士长那份真诚与热爱!

   “你现在免疫力比较差,出院以后不要做太重的活,吃东西要忌辛辣和酸生,要按时按量吃药。还有你有点血脂高,要注意饮食,吃点他汀类药物,2周后在复查一次。”在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护士长罗天琼正在给一名即将出院的患者讲解注意事项。

     查房、供药、输液、写值班报告……这是一名普通护士每天的工作,罗天琼从20岁进入第五人民医院开始,一干就是29年。

     安抚有自杀倾向的病人、给病人家属进行艾滋病科普宣传、做艾滋病防控的义务宣传员……13年来,在防治艾滋病第一线,罗天琼用专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真谛。

    罗天琼与艾滋病防控的接触源于2002年。“ 当时因工作需要,被单位选派到北京佑安医院进行学习,回来后开始在医院从事艾滋病的护理工作。”回忆起以前,罗安琼说,艾滋病初期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而且当时的患者主要是吸毒者和性工作者,没有医务人员愿意从事这一工作。当时确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更多是来自同事的。

     “还记得刚从北京回医院开展艾滋病护理的那会,我在食堂吃饭遇见了一个相熟的同事,所以自己就主动端着刚打好的饭菜与她坐一块,谁知道饭菜刚放桌上,她就对我说,你洗手了吗?换衣服了吗?说实话,听着她那说那些话我心里挺难过的。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暗自决定,一定要让自己认识的每一位朋友都了解艾滋病的防控以及预防,让社会少一份对艾滋病的歧视。”罗天琼坚定的说。

     随着HIV感染人数的增加及HIV在普通人群的扩散,发病人数的快速增多、政府以及医院对艾滋病诊治的重视,2008年,市五医专门成立了以收治艾滋病患者为主的专科病房。而这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每当说起那段“创科之初”的日子,罗天琼都会非常激动。虽然护理有相通之处,但在那个谈“艾”色变的年代,护理艾滋病人、同艾滋病人零距离接触没有任何经验。没有足够的艾滋病知识,没有现成的工作制度,一起都得从零开始,刚成为护士长的罗天琼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异常艰辛。罗天琼说,当时感染科的护士大部分从未接触过艾滋病。尤其是在初期,医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以吸毒人员为主。病人毒瘾一发作,连给他们输液都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躲不是办法,作为艾滋病科的护士不能蛮干,要学会抵御风险和自我防护。艾滋病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将工作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直到现在,罗天琼给新入科护士培训时,仍然会强调这一观点。

    “艾滋病人比普通病人更需要我们的关心、耐心与尊重。”罗天琼说。 从事艾滋病护理至今,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艾滋病患者,其中有年轻的母亲,有天真的孩子,也有曾经的成功人士。这些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以后,多数人容易自暴自弃,失去活着的勇气,心理比较脆弱。作为一名护士长,罗天琼不仅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治疗,还要帮助患者做好心理辅导。2009年,罗天琼所在的感染一科还成立了贵阳市“爱之关怀小组”,主要为患者艾滋病治疗的信息及关爱,此外,部分收治的贫困患者往往因经济问题而放弃治疗,罗天琼就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寻求社会力量,如红十字会、红丝带之家等,为爱滋病患者募集一些治疗经费,解决他们的困难。

     目前,罗天琼所在的感染一科已有60多张病床,门诊病人3000多。几乎每天罗天琼都要对艾滋病患者们进行电话回访,询问他们的近况,提醒他们及时到医院拿药。温和的声音,关切的话语,像甘露、像清泉,滋润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田。

“我不求病人有多感激我,他们能配合医院治疗,控制住病情就是我最安慰的事情。”罗天琼说。(转载《贵阳日报》)

扫一扫关注微信